毕业生基本情况
一、规模和结构
(一)毕业生规模
1.毕业生总数
2015年我校共有各类毕业生3453人,涉及18个二级学院55个本专科专业。其中按层次分为本科生2649人,专科生804人;按类型分为师范类毕业生1210人,非师范类毕业生2243人
表1 2015届毕业生规模(单位:人)
毕业生类别 |
本科 |
专科 |
合计 |
总计 |
师范类 |
886 |
324 |
1210 |
3453 |
非师范类 |
1763 |
480 |
2243 |
2.各专业大类毕业生数
表2 各专业大类毕业生人数
专业类 |
涉及专业 |
人数 |
工学 |
非师范 |
工业设计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、电子信息工程、化学工程与工艺、矿物加工工程、食品科学与工程、制药工程、土木工程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软件外包方向)、网络工程、网络工程(物联网)、机电一体化技术、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、应用化工技术、计算机多媒体技术、计算机网络技术、计算机应用技术 |
1020 |
理学 |
非师范 |
统计学、生物技术 |
92 |
师范 |
数学与应用数学、化学、生物科学、地理科学、 现代教育技术 |
224 |
文、史、教育学 |
非师范 |
对外汉语、日语、英语、文秘、旅游英语 |
163 |
师范 |
汉语言文学、思想政治教育、英语、体育教育、 学前教育、语文教育、英语教育、初等教育 |
745 |
管理学 |
非师范 |
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(本)、旅游管理、房地产经营与估价、会计电算化、市场营销(专) |
534 |
艺术学 |
非师范 |
舞蹈学、艺术设计、动画、广播电视编导 |
434 |
师范 |
音乐学、美术学、音乐教育 |
241 |
(二)毕业生结构
1.学生类型
按学生类型统计,师范类毕业生1210人,非师范类毕业生2243人,分别占全校总人数的35%和65%。

图1 学生类型
2.学历结构
按学历结构统计,本科生2649人,占全校毕业生总数的76.7%;专科生804人,占全校毕业生总数的23.3%。与全校学历结构相比,师范类专科生比例较高;非师范类本科生比例较高。

图2 学历结构
3.生源地结构
我校2015届毕业生以山东省内生源为主,山东省生源3237人,占全校生源总数的93.7%。其中枣庄、临沂和潍坊三个地市生源较多,占全校生源总数的近53.5%。省外生源来自全国24个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,总数为216人,占全校生源总数的6.3%。其中安徽、江苏、浙江、河南4省较多,占省外生源总数的28.7%。
生源地区分布如下图

图3 生源地结构
4.性别结构
2015年毕业生中男生1431人,占比41.4%,女生 2022人,占比58.6 %。

图4性别结构情况
二、毕业生就业率
1.总体就业率
2015年我校共有各类毕业生3453人,截止12月21日,实现就业人数为3219人,总体就业率为93.22%。
表3 全校就业率
全校人数 |
就业人数 |
就业率 |
3453 |
3219 |
93.22% |
2.按学生类别
按照学生类别分为师范类毕业生和非师范类毕业生两种。师范类毕业生就业1138人,就业率为94.05%;非师范类毕业生就业2081人,就业率为92.78%。
表4 分类别就业率
类别 |
就业人数 |
就业率 |
师范类 |
1138 |
94.05% |
非师范类 |
2081 |
92.78% |
3.按学历统计
按照学历分为本科和专科。本科生实现就业2440人,就业率92.11%;专科生实现就业779人,就业率96.89%。专科生就业情况高于本科生。

图5 分类别分层次就业示意图
4.各学院总体就业率
2015年我校毕业生归属于18个二级学院,各学院就业情况如下:
表5 各学院总体就业率
序号 |
院系 |
就业人数 |
就业率 |
1 |
文学院 |
190 |
89.62% |
2 |
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|
37 |
97.37% |
3 |
外国语学院 |
240 |
97.17% |
4 |
数学与统计学院 |
78 |
82.98% |
5 |
机电工程学院 |
334 |
92.52% |
6 |
光电工程学院 |
61 |
96.83% |
7 |
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 |
152 |
84.44% |
8 |
生命科学学院 |
199 |
99.50% |
9 |
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 |
76 |
98.70% |
10 |
城市与建筑工程学院 |
142 |
98.61% |
11 |
体育学院 |
112 |
93.33% |
12 |
音乐与舞蹈学院 |
177 |
98.33% |
13 |
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|
240 |
87.59% |
14 |
经济与管理学院 |
421 |
89.96% |
15 |
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 |
157 |
98.74% |
16 |
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|
254 |
95.49% |
17 |
传媒学院 |
154 |
88.51% |
18 |
初等教育学院 |
195 |
99.49% |
5.不同专业就业情况统计
(1)师范类专业
学校师范类专业共有16个,其中本科专业11个,专科专业5个,截止到12月21日,师范类专业实现就业1138人,总体就业率为94.05%。
表6 师范类各专业就业率统计表
序号 |
专业 |
学历 |
就业人数 |
就业率 |
1 |
生物科学 |
本科 |
53 |
100.00% |
2 |
学前教育 |
本科 |
140 |
98.59% |
3 |
音乐学 |
本科 |
133 |
98.52% |
4 |
地理科学 |
本科 |
50 |
98.04% |
5 |
英语 |
本科 |
85 |
97.70% |
6 |
思想政治教育 |
本科 |
37 |
97.37% |
7 |
体育教育 |
本科 |
67 |
91.78% |
8 |
美术学 |
本科 |
89 |
89.00% |
9 |
汉语言文学 |
本科 |
89 |
85.58% |
10 |
数学与应用数学 |
本科 |
42 |
77.78% |
11 |
化学 |
本科 |
35 |
71.43% |
12 |
音乐教育 |
专科 |
6 |
100.00% |
13 |
现代教育技术 |
专科 |
17 |
100.00% |
14 |
初等教育 |
专科 |
195 |
99.49% |
15 |
语文教育 |
专科 |
41 |
95.35% |
16 |
英语教育 |
专科 |
59 |
95.16% |
(2)非师范类专业
学校非师范类专业共有39个,其中本科专业25个,专科专业14个,截止到12月21日,非师范类专业实现就业2081人,总体就业率为92.78%%。
表7 非师范类各专业就业率统计表
序号 |
专业 |
学历 |
就业人数 |
就业率 |
1 |
英语 |
本科 |
52 |
100.00% |
2 |
生物技术 |
本科 |
52 |
100.00% |
3 |
制药工程 |
本科 |
48 |
100.00% |
4 |
舞蹈学(体育舞蹈) |
本科 |
25 |
100.00% |
5 |
土木工程 |
本科 |
102 |
98.08% |
6 |
食品科学与工程 |
本科 |
46 |
97.87% |
7 |
舞蹈学 |
本科 |
38 |
97.44% |
8 |
网络工程 |
本科 |
38 |
97.44% |
9 |
电子信息工程 |
本科 |
61 |
96.83% |
10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本科 |
88 |
96.70% |
11 |
日语 |
本科 |
25 |
96.15% |
12 |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
本科 |
235 |
95.92% |
13 |
动画 |
本科 |
35 |
94.59% |
14 |
矿物加工工程 |
本科 |
34 |
91.89% |
15 |
网络工程(物联网) |
本科 |
31 |
91.18% |
16 |
舞蹈学(健美操) |
本科 |
20 |
90.91% |
17 |
对外汉语 |
本科 |
38 |
90.48% |
18 |
统计学 |
本科 |
36 |
90.00% |
19 |
市场营销 |
本科 |
42 |
89.36% |
20 |
广播电视编导 |
本科 |
119 |
86.86% |
21 |
艺术设计 |
本科 |
151 |
86.78% |
22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(软件外包方向) |
本科 |
32 |
86.49% |
23 |
化学工程与工艺 |
本科 |
54 |
85.71% |
24 |
财务管理 |
本科 |
191 |
85.65% |
25 |
工业设计 |
本科 |
27 |
69.23% |
26 |
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 |
专科 |
4 |
100.00% |
27 |
旅游管理 |
专科 |
26 |
100.00% |
28 |
房地产经营与估价 |
专科 |
40 |
100.00% |
29 |
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|
专科 |
20 |
100.00% |
30 |
计算机网络技术 |
专科 |
19 |
100.00% |
31 |
计算机应用技术 |
专科 |
26 |
100.00% |
32 |
会计电算化 |
专科 |
118 |
95.93% |
33 |
文秘 |
专科 |
22 |
95.65% |
34 |
旅游英语 |
专科 |
19 |
95.00% |
35 |
机电一体化技术 |
专科 |
72 |
93.51% |
36 |
市场营销 |
专科 |
70 |
93.33% |
37 |
应用化工技术 |
专科 |
25 |
92.59% |
6.就业方式
学校2015届毕业生就业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,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就业、网上签约正式派遣、出国学习或工作、升学、应征入伍、国家基层项目就业、灵活就业、自主创业等多种就业方式。主要就业方式为劳动合同和升学。

图6 各种方式就业情况
三、就业流向
1.行业类型分布
2015年毕业生就业主要的行业类为教育业、金融(银行/保险/证券)业、化学品化工及塑胶业、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、政府及公共管理等五个行业类,其中“教育业”就业比重最大为29.5%。各行业类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见下表:
表8 2015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5位行业类
行业类名称 |
占本校就业毕业生的人数百分比 (%) |
教育业 |
29.5 |
金融(银行/保险/证券)业 |
8.2 |
化学品、化工、塑胶业 |
6.9 |
媒体、信息及通信产业 |
6.2 |
政府及公共管理 |
5.7 |
数据参考:麦可思公司《mg游戏平台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(2015)》
表9 2015届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
专业名称 |
本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 |
财务管理 |
其他金融投资业 |
地理科学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电子信息工程 |
半导体和其他电子元件制造业 |
对外汉语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广播电视编导 |
广播电视业 |
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|
石油及煤制品制造业 |
汉语言文学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化学工程与工艺 |
石油及煤制品制造业 |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|
其他通用机械设备制造业 |
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(专升本) |
铁制品制造业 |
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|
软件开发业 |
历史学(含专升本)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美术学(国画)(含专升本)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美术学(油画)(含专升本)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生物技术 |
饮料制造业 |
食品科学与工程 |
动物食品制造业 |
市场营销 |
地产代理和经纪人办事处 |
数学与应用数学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思想政治教育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体育教育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体育舞蹈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舞蹈学 |
其他学院和培训机构 |
物理学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心理学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学前教育(专升本) |
幼儿园与学前教育机构 |
艺术设计(室内设计)(含专升本) |
建筑装修业 |
音乐学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英语(含专升本) |
中小学教育机构 |
应用化学 |
其他化工产品制造业 |
数据参考:麦可思公司《mg游戏平台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(2015)》
2.用人单位类型结构
毕业生主要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是民营(个体)企业,占53%,其次是机关、事业单位占25%,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/外资独资企业分别占13%和8%。

图7本校2015毕业生的用人单位类型分布
3 就业地域流向
2015年就业的毕业生中,有81.5%的人在山东省就业,在外省就业的比例为18.5%。毕业生就业量较大的城市为枣庄(14.1%)、青岛(11.7%)。其中就业量最大的城市及人数比例如下:
表10 2015年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6个城市
就业城市 |
占本校就业毕业生的人数百分比 (%) |
枣庄 |
14.1 |
青岛 |
11.7 |
济南 |
9.9 |
临沂 |
8.7 |
潍坊 |
8.4 |
北京 |
5.2 |